道教从酝酿、发展到成熟都是起於民间,於是道教的礼俗与习惯便与民间固有的传统相互融+ k" D/ f2 o S8 r; c
摄影响,对一般百姓的生活起了相当的作用。而在道教与民间习俗交互影响的过程里,民间
4 k9 j8 I3 p( G4 e, g3 H 禁忌对道教禁忌形成的影响,道教禁忌对民间习俗的的渗透,便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内容。
+ ]6 T3 _* k, o 根据今人卿希泰、詹石窗研究 ,将道教与民间禁忌礼俗分为几点: (一) 灶神禁忌 在民间百姓对灶神的信仰,认为灶神是常驻百姓家的「官」,专管每家人的行
2 p6 O1 l* o$ P) h) Y6 X* l3 Z$ r 为,并将每家私事面见玉帝报告品评一番,而玉皇大帝则根据灶君所奏内容,安排各家来年8 y. R& q# F3 n$ u
的吉凶祸福。於是为了获得灶神的庇佑,人们就想出各种可以讨好的方法,因而形成诸多禁$ v6 d2 H6 A9 |' W! u) r
忌。有关灶神的禁忌很多,如《敬灶全书?灶上避忌》就明白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
" _8 U6 ^$ D' ]0 w( W0 X 击灶;不得在灶前发牢骚、讲怪话;不得将污秽之物送往灶内燃烧。或者建灶时不准孕妇、
5 @" _$ A+ ]: j. V; f 产妇或带孝者在旁边观看,因为这些人不洁净,会冒犯灶神或火神。此外,人们有想出种种( r; X% @4 S, C5 ^8 x
弥补过失的方法,如年末灶君上天庭时,不论穷富,一律备轿马恭送灶神,并祭祀以佳肴与
" T* M3 a# h l% C# `9 M 糖茶,博取欢心,使其在天庭多说好话。尽管地域不同使得灶神禁忌内容有所差异,但人们
% u# D( u! H1 m! W' r. v 对灶神的敬畏都是等同的。
* V) k* x! O# ?2 o! i( q (二) 海事禁忌 由於对海洋的依赖与获取,沿海地区也藉此发展出与海洋有关的禁忌,其中严
z4 y' j1 b9 ?# l# [ l# n' l2 k 禁出海时船上有七男一女的禁忌便与道教「八仙过海」 传说有相当的关系。据说因为八仙在
4 _* ^9 |" l1 R, r' q2 d& n" a0 o 过海上蓬莱仙岛时,海龙王第七子「花龙太子」看上色艺皆绝的何仙姑,因而与七位大仙争
7 h/ f- O; L) c; l; w/ B% B 战,但由於一人难敌七人而败仗,遂怀恨在心,每见有一女七男出海,便想肇事寻衅,故产/ c5 a& |9 @; \. H
生此一禁忌。此外,有些地方严禁女人走上船头,外人未将脚洗净也不准上船头,也有不准/ B( u, m1 Y# N& \ L
女人搭船下海…等等。因为临江河湖海而居的人,大多以捕捞渔业维生,也就对与水有关的, H/ O5 w6 s* O x; x
神明有着相当的崇敬,例如湖南一带信奉扬泗(水神),中原一带多信龙王,东南一带以妈祖8 x/ t: F6 r! |
为多。0 K- t4 N& E" S
(三) 岁时禁忌 岁时禁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中又以神灵祭日活动 所衍生出的禁忌最0 w9 S1 K! K. s8 h5 |
为民众奉行,深刻影响社会。 1、农历正月初四为灶神下界之日,当天灶神要查点户口,因
' E5 \4 I5 l1 A: L% _ 此各家各户人都禁止出门。 2、正月初九俗称「天日」,即玉皇大帝诞辰,这一天禁止屠
" U3 _+ `- I* |* P/ E 宰,不洁衣物也禁止拿出屋外,以免亵渎天神、五帝。 3、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节」,1 ~& E6 y4 b0 ~+ d4 A- `
是天官大帝圣诞祭日,因为祈求天官赐福,所以民间多诵经持斋,不沾荤酒。道教信奉「三4 ?8 A5 Z0 O$ o2 @/ h( J9 f
官神」,传说「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地官」十五日,而「水官」十
6 A, M' ], ]# S" _& }' y 月十五日。据说三官神对人类各有作用,「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4
) x" Y# m# Z& o/ i! ^* ] 、二月初二则是民间所谓的「中和节」,也就是「龙抬头」。这一天不能洞剪刀针线,否则
1 `7 M! g; X& e 会伤了龙眼睛;挑水时禁忌水桶碰着井边,否则会伤了龙头;也禁忌推磨,以免压伤龙头;
& x" [2 {- ?5 s3 U4 V 还忌讳喝稀饭,以免糊住龙眼。 5、二月十五日为太上玄元皇帝(即老子)的诞辰,禁忌屠) t4 _, G% ?- Q
宰。 6、五月十三日则为关圣帝君降神日,俗称「关王磨刀日」,这一天禁忌动刀,以示崇
b4 j: W0 f/ _7 X9 \ 敬。 7、六月二十四日为雷神圣诞,民间俗称「雷圣诞」,这一天禁忌荤食,屠宰业甚至为* e5 h' Z4 a+ o# a3 A, @: d
此休市一天。 8、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圣诞,也就是所谓的「中元节」,据说这一天鬼神& u6 _0 {. v) A3 T
都出来了,人们不宜到处乱走,特别忌讳出远门,因为害怕遇上鬼神,致使一年都不吉利。
# o8 c5 j: X3 o) `, H! V (四) 日常禁忌 1、 便溺禁忌:过去禁忌向北便溺的习俗是出於道教对北斗的崇拜。道教称
, q5 C' L7 c6 z 北极星为北极大帝、北极紫微大帝,统率三界之星与鬼神。北斗七星则又称为北斗真君,以
% i6 N$ ~: {( y- L+ W 调查人的功 过善恶为主要职志。因为北斗掌握人的生死祸福,因此民间岂能不敬而祭祀之。: z9 D) k- N9 }# \! a. W& B
2、房事禁忌:房中术原来是道教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再加上传宗接代对中国人来说是家
8 Y9 A$ @' y" j) R8 U9 Q 族兴旺的关键,因此许 多道教典籍都有房中养生禁忌的记载。以此衍生,民间习俗中关於婚
1 i- H( Y2 T2 p# r* ~ 姻也就出相当博杂的禁忌事项。诸如在日蚀、月蚀、暴风、骤雨、地震、闪电、水旱灾、瘟* t _9 Z9 L2 V* k. [+ W
疫等等自然现象下,就不宜行房事,因为民间认为此时行房是对天意的违背。此外,与房事6 j0 U% p! |2 |0 e; L
禁忌相互联系的有女子怀孕的禁忌,如不要妄语、勿登高、勿针灸、勿疾行、勿下坡…等
+ ]4 f) @) l( X! B8 X: E 等。 3、 日常起居禁忌:由於道教企求长生,所对於日常生活中健康长寿的知识非常重视
* p5 N* K6 y+ R$ c 与精研,所以其所形成的摄养狗屁也就变成民间禁忌礼俗的一部份。道教的养生禁忌往往与1 x# o- G# W% v* _, i5 s
中医有关,如中医将食物分为寒性与热性,物性相反的食物不可同食。再者,食物又分为补0 a" _0 J; p' z8 O2 \+ v% e
或损,补品有益却又忌太过,损者需泻时则当用之。诸如此类的道教养生在民间流传颇广,
) H' V6 Z: Y* [7 \ Z 也有相当的影响,更是成为民间健身保养的重要部分。! \' V. O0 l0 o! p9 ~
(五) 建舍禁忌 建筑房舍要看风水,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这与道教的土地龙神信仰有关。
6 O' c- C6 t( x# r- N$ f 换句话说,建造房舍、庙宇或造墓,最好以龙穴为中心,且龙穴需面南且开阔,还需要有一
' O9 l; `5 j; d* Q% }+ s: k Y9 V 条自东流过的河,这样的考量影响到民间建房,一般都忌讳坐北朝南,最忌南高北低,俗语
4 w& r( n: |& A g, w0 g. s' v$ J 说:「前(南)高後(北)低,主寡妇孤儿,门户必败;後(北)高前(南)低,主多牛马。」所以人3 t6 H' @' j7 o0 n% L5 S5 I% o5 ]
常把房院建在山南水北的向阳处,忌讳选在乾燥无润或过於潮湿背阴之处。" B( n( C% B+ U5 m
(六) 道教禁忌与戒律 道教戒律的名目繁多,涵括内容十分广泛,简单来说,它是以儒家的伦
* l- b4 {$ x; x/ H 理道德为基础,再加上特有的宗教信仰,构成了既约束道士行为,又对社会民众有威摄力道+ L% v: u& h6 N) i
教戒律。从最基本的五戒、十戒甚至上千戒都体现出道教这样的特色。其中清朝的王常月的
% N3 P `1 }- n9 C/ f# O% w( O) b 《三坛大戒》可以说是对道教戒律的一个总结。而道教戒律之所以发展,目标仍在於「养, l8 R0 W8 ~" u8 u3 ]( r
生」以实现「长生成仙」的信仰目标。7 o/ k6 ?, k% q- z I- F
事实上,因为道教是从民间发显,早期的巫术、方术、甚至阴阳五行、老庄哲学、医学都浸
3 a( x g7 k' D+ ~. G' Y1 Z# a$ \% _ 润其间,成为道教禁忌的一部份。相反来看,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得到相当的重视与6 W: [) v: k. I% P- O/ m
信仰,其本身的禁忌无可厚非的也就影响民间礼俗的内容,而达到水儒交融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