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1333 回復:0 發表於 2012-4-29 18:43:53
累計簽到:4 天
連續簽到:1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2-4-29 18:4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藝術] 追踪全球十大被掠文物 (图文) [10P] [複製鏈接]

  1. 中国圆明园兽首
  圆明园流失文物铜鼠首和铜兔首成为伊夫·圣·罗朗的私人艺术收藏,堪称世界上最奢华的私人艺术收藏之一。2009年在巴黎大皇宫进行拍卖备受争议和关注,后被中国人蔡铭超拍得,但拒付拍卖款。后圣·罗朗的合伙人宣称他将会自己保有这两尊铜像。
$ c2 b5 A# [; X* C( k. k$ J# N. @- x$ L% ]: H" h

% K! l* {( f  `* Y" [. R" X2 w
( ~' E9 `& L8 }1 T3 J% n
2. 埃及女王奈菲尔提蒂的半身像(Nefertiti's Bust)
  1912年,在埃及的一个考古挖掘中,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格·波哈特(Ludwig Borchardt)发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皇后奈菲尔提蒂的半身像。他声称,根据他与埃及政府达成的一项协议,他可以拥有他一半的发现,柏林也从1923年就开始展出这一文物。可是,根据最新发现文件,波哈特在当年在半身像的归属问题上,故意的误导了埃及政府。为了能够留住最珍贵的半身像,他让埃及官员在灰暗的光下查看文物,还对半身像的结构做了文章。埃及古迹最高委员会已反复要求德国将文物归还,至少让它暂时的回到埃及故土。
6 Q! [6 }/ |; f8 [
" D- I/ E3 M" ^8 g( i( F  目前状况:德国坚持认为他们对奈菲尔提蒂半身像拥有绝对所有权,柏林埃及博物馆(Berlin's Egyptian Museum)馆长则认定即使是短暂的借出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 Q# x) |5 _. W( f( B3 T
' I3 A/ k) \& d! Z5 u, e  ]$ G
3 Q& o! L! ?8 \% L: Z& Z5 T. k9 u% z! S
3. 埃尔金大理石雕(The Elgin Marbles)
  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得名来自一位将石雕偷偷运出希腊的英国贵族——托马斯 ·布鲁斯(Thomas Bruce),他是埃尔金第七世勋爵,同时也是驻奥特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大使,因为托马斯开始倾心于帕特农神庙(Parthenon)里一幅幅的古代石雕作品,他便从1901年,开始偷偷的将石雕取下,运回英国。埃尔金勋爵宣称他有奥斯曼帝国苏丹王的特许证明,只要他不破坏古庙的墙体,他可以搬走庙中的任何东西。1816年,尽管有人以埃尔金勋爵“毁了雅典”为由极力反对,英国政府依然购得了这些石雕。从此之后,它就一直被存放于大英博物馆。
5 T! }0 m2 F7 Q3 X9 d0 w7 u# Z! F% E& }9 q% _) e# H5 B
  目前状况:希腊认为埃尔金勋爵与奥斯曼人的协议实在是可疑。他们宣称苏丹王是被贿赂的,而且,即使是占领者,他也没有任何权利去对帕特农神庙下手。然而希腊人的奔走呼号,没有受到任何重视;英国方面坚持认为,返还石雕不仅会对文物本身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而且会激发其他国家要求返还文物的要求,而这会造成对全欧洲藏品的流失。$ a/ f. [7 d: ~6 o9 ]( S$ ^, }% \

; d9 r* ]! W$ `' a+ w, I5 C4 M
( U* w. b9 \8 @7 I* A9 |/ g6 F4 g
* a. S$ V9 C2 c) [$ C$ V- r. N7 y
4. 霍屯都的维纳斯(The Hottentot Venus)
  霍屯都的维纳斯并不是一件艺术品。相反的,它,更准确的应该是她,是一个叫做莎拉(Sarah Baartman)的女人。一名来自属于今天南非地区的土著女性。1810年,莎拉被带到伦敦,随后在欧洲各国展览,让那些贪婪人观看她的胴体,而科学家们则去研究她为何会如此的丰满。这种亵玩并没有与这个26岁生命一同消失,一直到1985年,莎拉的性器官和大脑依然被保存在巴黎的人类博物馆(Paris's Musee de l'Homme),他们对外声称是为了科学研究。
5 t# M' ?5 I) |
' {: R% w% p3 h: W5 _: z5 Q0 f  目前状况:从上世纪80初年代开始,南非人就要求将莎拉的遗体归还南非;迫于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人类博物馆最终将遗体撤出展台。1992年,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当时的南非总统,发出了要求归还遗体的正式要求,但还是等待了十多年,法国才归还了遗体。2002年8月9日,她终于安葬在南非的故土。9 g! O$ d) C4 H" e; m% _; i8 U* T# J5 Y

$ @6 Z4 q! ?; N/ \3 l4 ^1 T( ^" T# ^" E( H
* s! s2 y& [: [
5. 拉美西斯木乃伊(Ramses Mummy)
  埃及虽然拥有众多的遗迹和各种宝物,但是其中不少的文物都遭到掠夺,为此埃及不得不竭尽全力的去找回被掠走的文物。有些文物还可以与埃及古代法老的木乃伊的价值相提并论,所以,埃及花费了多年的努力去追回存放于美国博物馆的一具极有可能是拉美西斯(Ramses I)一世的木乃伊。根据人们的猜测,可能是在1860年左右,木乃伊被盗墓者私下卖给了加拿大博物馆,从此离开了埃及。/ l! |2 N  m% |% R1 M* N/ h( B! t6 L
" Q8 t& ^) t! b% g7 K
  目前状况:1999年,亚特兰大的迈克尔·卡洛斯博物馆(Michael Carlos Museum)得到了这一木乃伊,通过碳定年和CT扫描确定了这具木乃伊的身份是在拉美西斯一世时期。基于这一证实,他们将木乃伊归还给了埃及,木乃伊现在被存放于卢克索(Luxor Museum)博物馆。
8 ?. F* q) j5 u: T, q6 e
% ?2 i5 w/ V. a
" z, j1 w( s5 w3 q% e; N- p4 V- n. \; w% ]) |" q: l
6. 欧弗洛尼奥斯陶瓶(Euphronios Krater)
  即使是十分刻意的去避免,有些博物馆仍旧难以摆脱被指责使用非正规手段来得取一些罕见的文物,比如欧弗洛尼奥斯陶瓶。这个有2500年历史、图案精美华丽、用来盛放水与美酒的陶瓶,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在1972年通过非正规手段以100美元的价格得到。博物馆因得到这个陶瓶而异常的兴奋,因为古代陶艺画家欧弗洛尼奥斯(Euphronios)的作品并不多见,但他们竟以如此低的价格从罗伯特·赫克特(Robert Hecht)手中买到,他也因此正被意大利政府以秘密倒卖掠夺文物罪被通缉。所以正当大都会博物馆馆长为陶瓶究竟来自哪里而感到疑惑时,博物馆接到了来自意大利的电话,原来陶瓶是最先在罗马城外发现的,并且意大利方面要求将陶瓶退还。
4 b0 G7 p2 x  G4 l! S5 k# E1 k6 K4 A( B0 r+ V
  目前状况: 经过多年的协商,大都会博物馆在2008年把陶瓶归还给了意大利政府,作为交换,博物馆获得了借用几件相同价值文物来展览的权利。* u+ g& n6 [  y( I0 H! @: Z* t, Z
2 B+ M. y+ i+ r9 p7 b. l$ C

3 P) m+ i! y3 t9 L
7 C  E$ N) L* J8 p; [. I3 K- X
7. 普利阿莫斯的宝藏(Priam's Treasure)
  二战期间德国对有些文物的偷盗甚至富有了传奇的色彩,但是他们的确是失去普里阿摩斯宝藏的受害者。1837年,德国的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在安娜托利亚地区(Anatolia),发现了这些古代器物——大多数为金制和铜制的盾牌以及武器,并用普里阿摩斯为其命名。谢里曼将其私自偷运回了柏林,他坚信自己找到了《伊利亚特》中著名的古城存在的证据。但可能是因果报应吧,苏联战士在二战德国被击败后,又将宝藏从柏林运走了。他们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几十年以后的1993年,这些古器物才出现在莫斯科的展台上。  s; Z  M  @3 S$ X% D' |

# ]2 j6 c# j: K- o% }5 A  目前情况:虽然俄罗斯在1990年签订了一项旨在归还德国全部的被盗文物的协议,但俄罗斯的博物馆依然没有归还的意思,他们表示,宝藏将会用于补偿二战期间德国对前苏联城市的破坏。
8 s8 r) l; v# j  i! Q5 f
: u5 Y4 c* ^5 J6 q, d. n& l
  O  S& @$ p; e. M) j0 c' ?5 q$ E: z
8. 光之山巨钻(Koh-i-Noor Diamond)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5 收起 理由
amoebi + 25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贊贊(0)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回復樓主 親!! 下午好,中午養足了精神嗎?讓我們一起渡過下午茶時間,WK有您更精彩!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